图A:10min后再次减影,局限性狭窄再次出现;
图B:再次球囊扩张成型。
图A:球扩后狭窄再次改善;图B:10min后再次减影,又见M1段血栓形成。至此,暂停手术,思考对策。如何应对不断形成的血栓呢?在术中首次球扩后,我们已经开始使用替罗非斑持续静脉泵入,抗栓药物已没有多大调整空间。手术中球扩也已经两次,仍反复形成血栓,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我们的经验里,球囊扩张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场景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它既可以物理扩张残余狭窄增加局部血流冲刷,也可以机械碎栓。那么,此次手术中是否有可能支架内的血栓,从最开始的动脉溶栓,到后面两次球扩,均没有彻底的去除,仍有部分残留在支架内,这导致了后续源源不断的形成血栓。想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决定改变手术策略,用取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支架取栓暂不考虑,因为已经释放了一枚开环式支架在前,再使用支架取栓风险太大。思前想后,我们决定使用Penumbra的3MAX抽吸导管去抽吸血栓。图A:3MAX导管到达支架内的血栓形成处来回抽吸。
图B:再次减影血管再通,观察20min后血流仍能维持
术后即刻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术后第5天复查的CTP,左侧低灌注区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第5天复查的CTA,支架及远端血管显影良好术后第1天,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有了改善,恢复到了4级,NIHSS评分1分。就在我们一颗悬着的心刚准备落地的时候,一条来自放射科的危机值让我们如坠冰窖。“CTA(肺部)检查提示:双肺动脉多发栓塞”!马上请心内科会诊,意见是:肺栓塞诊断明确,建议抗凝治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那么问题又来了,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本身有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需要,现在又出现了肺栓塞,有了抗凝治疗的需要。到底是抗血小板呢,还是抗凝呢?既往的研究带给我们的启发是,针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抗凝治疗可能覆盖抗血小板聚集的需要(但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反过来则不行(比如房颤的患者单抗或者双抗均不能代替抗凝治疗)。但是,这个患者是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机制不能完全照搬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急性血栓形成机制。因此,WASID研究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还何况患者已经反复发生过支架内血栓形成。所以,可能需要更强有力的抗栓策略来应对目前的两大问题:预防支架内再次形成血栓,以及肺栓塞。那么是否可以既抗凝,又抗血小板呢?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但也不是凭空想象。年的COMPASS研究就探索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低剂量利伐沙班的可能。发现联合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其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显著下降,而大出血事件并未显著增加,显示出了未来心脑血管抗栓治疗可能的发展方向。基于这些考虑,最终我们决定使用阿司匹林+利伐沙班。当然,因为患者存在肺栓塞,所以利伐沙班按照说明书上针对肺栓塞的剂量予以给药。患者术后1周的时候顺利出院了,出院时除了稍有言语含糊,右侧肢体肌力已经基本恢复正常,NIHSS评分1分。这个病例可谓一波三折,其中有很多点都值得探讨,但受限于篇幅不能展开,只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大家的讨论。慢闭开通后的支架植入,应该是不同于单纯的动脉狭窄支架植入的,因为前者术前血管腔内存在的血栓,术后可能有部分依然存在于内膜和支架外壁之间。这部分血栓既有可能阻碍支架最终内皮化,也有可能引发急性血栓形成。而单纯的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就不存在这种情况。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很多颅内或颅外慢闭开通的患者,经过一年半载之后,支架内又完全闭塞。而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处理方面,取栓技术及材料的进步给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既往我们使用动脉溶栓、球囊机械碎栓,现在我们可以使用抽吸导管去抽吸血栓。总之,颅内慢闭开通这片神秘的领域,虽然迷人,却暗藏杀机。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往期原创回顾:
江花胜火
老坛新酒巧用取栓支架
哪些中国取栓好声音唱响国际卒中大会?
国际卒中大会(ISC)
最新取栓热点抢先看
浪潮联盟取栓论坛,征募专栏作者
敏学慎行
低NIHSS评分AIS患者个体化治疗
洲说取栓
十五苇渡江:十五款中间导管实战(上篇)
静女其书
取栓不做CTP行不行?
他山之石
青年卒中之不明原因大负荷附壁血栓
林深见鹿
大梗死核心,取还是不取?
洲说取栓
医生,快救救那个中风的孩子吧!
洲说取栓
取栓术中出血原因及对策
洲说取栓
桡动脉入路行神经介入
洲说取栓
颈动脉穿刺取栓技术全攻略
取栓论坛云端论剑大梗死核心取栓专场精华回顾
取栓论坛云端论剑小血管取栓会议精华回顾
取栓论坛云端论剑超24小时取栓专场会议回顾
洲说取栓
和而不同:Aperio取栓病例及其优缺点
洲说取栓
四款全新一代主流取栓装置实战报告
洲说取栓
球囊七式:球囊在取栓中的七种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