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的预防 >> 正文 >> 正文

冠心病的隐形杀手高脂血症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19-3-22

高血脂被称之为“隐形杀手”,不少病人为自己突然发生心肌梗死而感到困惑不解,他们认为自己平常能吃、能喝、又能跳,没有任何不适,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冠心病呢?你所不知,高血脂正是导致突发心肌梗死、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1、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是供应体内能量的物质,我们通常说的血脂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血脂中的“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而胆固醇升高通是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2、高血脂带来什么危害?

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斑块本身增大会阻塞血管,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也会阻塞血管,从而引起中风、冠心病、肾梗死、下肢动脉梗塞等。

3、你知道你的血脂目标吗?

高脂血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常以心脑及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为结局。体检有时可发现隆凸于皮肤的黄色瘤,可分布于眼睑、肌腱、肘、膝、臀或踝部等。除眼睑扁平黄色瘤易被看到外,其他部位均较隐蔽不易发现。由于血脂升高本身无任何症状,体征也很少,因此仅靠临床征象不能发现高脂血症。

一般须进行血液化验方可确定,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有皮肤黄色瘤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需要重点进行血脂检查。

血脂检验前需空腹12小时,晨间取血,取血前日禁高脂饮食及饮酒,看自己的血脂化验单不能简单看化验单中的剪头是↑还是↓,“坏胆固醇(LDL-C)”降到多少应根据自己的疾病状况,判断自己的降脂目标,找到属于自己的血脂目标(见下图)

4、高血脂患者如何降脂

高血脂患者降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调节饮食结构:健康饮食,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糖,多吃谷类、水果蔬菜、家禽、鱼,少吃猪肉、牛肉,油炸食物,蛋黄(少于1周3个)

②改善生活方式

③选择合理的降LDL-C药物: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以降低胆固醇为主)、贝特类(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是最常用的降脂药物)

5、你了解他汀类药物吗?

诊断高脂血症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取决于你的胆固醇水平和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和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无心血管危险因素,胆固醇水平也不是很高的等病人,可现通过饮食加运动,血脂控制不佳者才需用应用药物,伴有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冠心病的患者,高脂血症确诊后,需立即服用降脂药物。

他汀类降脂药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也是强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具有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可以稳定斑块,使它们不容易破裂,降低破裂引起血栓的可能,还可以逆转斑块,即阻止斑块继续长大或缩小斑块、降低斑块增大导致的血管阻塞,服用4-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服用1-2年:动脉粥样斑块稳定进而缩小;服用2-5年:有效降低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服用他汀期间要定期复查,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4-6周,要复查血脂,调整用药,胆固醇水平正常后,要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一般为6个月—1年复查一次),千万不能随便停药。高脂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只能靠药物控制,如果停药,多数病人在1-2周后血脂有回升到治疗前水平,降脂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这一目的只有通过长期治疗才能达到,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良好,对肾功能没有影响,不会引起脑出血和肿瘤,在服药过程如出现任何不适如浑身疼痛无力、不想吃饭、腹胀等,请及时就医。高脂血症跟高血压一样,基本上可以这样说都需要终身服药。因为用降脂药并没有解决高脂血症的根本病因,只是阻断了胆固醇吸收或合成的某个中间环节,所以一旦停药,1~2周后又回升到治疗前水平,治疗后血脂下降是可以减量,应该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调整治疗方案。

文/刁军,孙花梅

图片/网络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刁军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所学所知可以为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







































白癜风食疗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lyf/7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