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o每周一、三与您相约,聊聊医疗健康那些事儿。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百姓生命的第一杀手。尤其是它会导致猝死的特点,让很多患者由此产生恐惧心理,“谈虎色变”。于是“假冠心病”应运而生,搅乱人心。
针对“假冠心病”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贡鸣。他表示,出现胸部不适,很多人会第一时间去心脏科求医,这自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在门诊就医的患者中,有一类“假冠心病”人群如今也并不少见,而他们所患的疾病,其实应该称作“心脏神经官能症”。
“假冠心病”以女性居多
采访中,贡鸣指出,这类“假冠心病”最偏爱女性。在贡鸣医生的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经常有这样的年轻白领——年龄在30岁左右,用手掌拍着胸口的位置说心脏绞痛,胸闷气短,表示自己可能患了冠心病,更有医院,检查结果并没有问题,但是症状却越来越重。“这种情况90%以上的患者,是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没有什么危险,甚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不用吃药就能消除症状。”贡鸣解释道。
同时,此类疾病在中年女性中也很常见,因为中年女性处于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容易导致这种情况发生。而在绝经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失去雌激素的保护,脂质代谢可能会出现异常,冠脉容易发生痉挛,女性罹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增高。因此,给中年女性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应慎重,出现胸闷、气短、劳力性胸痛时,一定要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特征
谈及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特征,贡鸣解释: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其特点就是患者往往自我感觉有心脏问题,心悸严重,或者伴有胸闷、胸痛,但是24小时心电检测或心电监护却无明显心律失常;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气促,但心脏超声又显示他们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良好。
心脏明明没问题,为何还是不舒服?
贡鸣表示,目前该病病因还不清楚,但它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是调节支配心脏的神经发生紊乱所致。原来,支配心脏的神经有两种,一种是让心脏跳得快的,叫交感神经;一种是让心脏跳得慢的,叫迷走神经。一般两者的作用是平衡的,人们不会有异常感觉,但如果两者不平衡了,患者就会出现胸闷、憋气、胸口疼痛等症状,但是这种病危险性不高,但有时候症状比较重,感觉很不舒服。
“该病的致病诱因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劳累、情绪不好、工作压力大、紧张焦虑、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贡鸣强调,该病具有人群集中发病的特点,比如在一个办公室,一个人发病可能会“传染”其周边的人,这是一种感应传染。对于年轻白领而言,虽然得冠心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出现不适,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
那么,心脏神经官能症该如何进行治疗呢?贡鸣表示,心脏神经官能症大部分可以不用药物,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平衡植物神经的功能,患者的症状就会缓解。例如调节情绪、释放工作压力、进行户外活动等来转移注意力,接受专业心理医生治疗等。如果经过这些调节,患者的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以咨询专业医生,用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END—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普北京”原创,欲转载请白癜风公益献礼北京那所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lyf/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