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包括快递员、互联网打工人、甚至医护人员等,各行各业出现猝死的事件登上热搜,也让心肌缺血这个症状,逐渐被大众熟知并重视起来。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甚至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了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引发心肌缺血的疾病,且容易使患者发生猝死。
尤其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我们的血管处在扩张状态,更容易出现低血压引起的心脏灌注不良,而导致心脏突发事件。
那么,发现心肌缺血该如何治疗呢?
临床通常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以抑制斑块形成预防血栓、使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预防心肌梗死,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配合使用中成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除了药物控制以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
1、饮食结构:心肌缺血的患者应清淡饮食,吃一些低盐低脂的食物,不吃富含脂肪、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以防止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
2、改变生活方式:平时应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激动、烦躁等不良情绪,同时要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增长。
3、适当运动:心肌缺血的患者不要久坐,平时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建议每天运动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以身体实际承受能力为准,运动时可循序渐进,切勿高强度运动。
心肌缺血的调理主要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严格控制危险因素,相信我们积极面对,长期坚持并规范药物治疗,也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减少心肌缺血对生活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hl/1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