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护理 >> 正文 >> 正文

对冠心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操作情况的研究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2-4-26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1626228979103298&wfr=spider&for=pc

本文原载于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6(03)    :-.DOI:10./cma.j.issn.-..03.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并趋于年轻化[1]。截至年,我国冠心病患者高达万[1]。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掌握大量的健康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健康信息,使其能够获得大量自我管理资源[2,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8.29亿,网络普及率达到59.6%[4]。研究表明,互联网已成为患者重要的健康信息来源[5,6]。如果冠心病患者想高效地利用网络健康资源,就需要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电子健康素养(eHealthliteracy)是指从电子资源中搜索、查找、理解、评估健康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处理、应用,从而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7]。国外对于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研究较深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操作试验3种方法全面探讨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国内仅有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的研究[8],尚无冠心病相关的电子健康素养研究,且针对其他疾病电子健康素养的评估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并未开展操作试验。此外,有研究者认为,电子健康素养自我评估(问卷调查)和操作测量(上网操作健康相关任务)之间可能存在误差,应通过操作试验来评估患者最真实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以此补充问卷调查和访谈中难以获取的信息[9]。目前,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操作试验的主要方法是研究者设置疾病相关的任务,通过测量患者上网操作这些任务时的表现以此评估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操作试验,评估冠心病患者实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探讨患者在使用互联网进行疾病相关健康任务搜索时所遇到的问题,旨在为构建冠心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年6—12月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样本量按照资料饱和、不产生新的主题为原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0];(3)意识清楚有正确的理解力及语言表达能力;(4)每个月至少上网1次的患者[11];(5)能保证进行连续的20~60min的操作测试;(6)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心肌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等严重心脏病;(2)既往有精神病或严重认知障碍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二)方法

1.操作试验任务设置:

试验任务设计是在参考相关电子健康素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9,10,12],结合冠心病健康信息,进行适当调整,编制出针对冠心病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试验任务,任务涵盖了健康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估及应用等方面。为保证任务的可理解性和适用性,选取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预试验后,经过修改形成最终试验任务6项,具体如下。(1)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操作:请从计算机桌面上选择一个浏览器(例如IE、、火狐),并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中选择一个搜索引擎(例如百度),打开"39健康网"网站,您可以直接在检索框中输入"39健康网"或其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hl/1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