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的医院 >> 正文 >> 正文

此类患者不规律使用他汀,冠心病首发时间可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1-6-1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儿童时期就需规律服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当落实“三早”原则。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患者基因发生突变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

终身暴露在高水平的LDL-C中,使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早发型心梗患者中患有家族性胆固醇血症的概率为7.1%。据统计,全球有超过万的家族性胆固醇血症患者,但此类疾病的确诊率仅有20%左右。在确诊率低的基础上,大多数家族性胆固醇血症患者也未进行治疗或未得到充分治疗[1]。一般情况下,成年患者一经确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就会使用-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进行终身治疗,但由于确诊时间和治疗开始时间较晚,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一疾病可能已经对患者造成了不可逆的心血管影响,如明显的动脉脂质沉积。那么,假如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能够尽早治疗、规范用药究竟能拥有怎样的心血管获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研究共纳入名平均年龄为1岁的8-18岁家族性胆固醇血症患儿,其中名为男性,名为女性。患儿被随机分配至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组,或安慰剂对照组。两组儿童在双盲的实验条件下服用20-40mg普伐他汀(n=)或安慰剂(n=)。在2年的试验周期内,测量患儿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以便捷地观察较长周期内血脂变化的累积量;测量脂质和脂蛋白,以评估血脂水平。并以患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性成熟水平、激素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等酶类变化水平为测评指标,考察药物的安全性。降脂作用明显,推荐尽早应用安慰剂组与普伐他汀组血脂相关的各项基线指标基本一致。在长期服用两类药物进行对照研究的过程中,与安慰剂相比,普伐他汀对影响心血管风险的最关键指标LDL-C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24.1%vs.+0.%;P=0.),且这一调控效果在两年内持续存在。而对于其他脂质水平,如甘油三酯、脂蛋白(a),普伐他汀影响不显著。对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普伐他汀不降低其含量。图1普伐他汀降低LDL-C及基线颈动脉IMT均值除此之外,普伐他汀对颈动脉IMT值也有明显改变。相比于安慰剂,它既可以降低颈动脉IMT的整体平均值[-0.01(0.)vs.+0.(0.);P=0.02)](图1),也能降低各段颈动脉IMT变化均值(图2)。图2普伐他汀降低各段颈动脉IMT整体均值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安全性有所保障患儿对药物耐受性和依从性强,通过对服用药物片剂的回顾,研究人员发现84%的患儿服药规律。在2年的试验周期内,患儿的学习未受到影响,普伐他汀组患儿学习水平与安慰剂组学习水平相当。两对照组间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增长水平相似[身高增长:7.9cm(5.7cm)vs.7.8cm(6.1cm);体重增长:8.0kg(5.8kg)vs.7.8kg(5.5kg)]。在试验过程中,安慰剂组有五位女生出现初次月经,其平均年龄为12.岁;普伐他汀组有12位女生出现初次月经,平均年龄为12.4岁。而参与试验的男性患儿其睾丸体积变化在组间无差异。酶类和激素水平在组间也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普伐他汀对于家族性高脂血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应当尽早应用于疾病治疗。表1普伐他汀安全性表TIME互动时间Q:请简要分析本文献中结果的临床意义(可从药物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用药安全性有效性角度分析),并请您分享在临床工作中更倾向于向哪些患者推荐使用普伐他汀用药?降脂治疗应尽早开始,普伐他汀值得推荐周勤明上海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多数为杂合子型,基因突变引起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异常,患者血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显著升高,从儿童时期开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开始增加,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早期发现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早期发现需要配合早期治疗,早期开始降脂治疗,降脂药物种类虽然较多,但是一线治疗药物仍是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其属于水溶性他汀,不易透过细胞膜的脂质层,但可以通过肝细胞表面的输送载体,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但对肾上腺、性腺、心脏和大脑等部位的胆固醇合成影响极低,是值得推荐的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分布及代谢存在特殊性,副作用少,值得优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首先,普伐他汀属于水溶性他汀,对肝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仅阻止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就能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而并不阻止非肝细胞中胆固醇的合成,进而保护了非肝细胞中胆固醇的生理作用。其次,普伐他汀不通过肝脏CYP酶代谢,减少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患者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安全性更高,药物不良反应更少,因此患者的依从性会更高,服药更容易坚持,最终会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普伐他汀主要适合血脂异常的患者,特别是血脂异常的老年人群。因为老年人群合并用药种类较年轻人更多,而普伐他汀可以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普伐他汀不经过肝脏酶系代谢,安全性更好,也特别适合用户对于肝功能不好的人群。无论是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普伐他汀都有较好疗效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所有年龄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对于20~9岁的年轻人,评估终身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与患者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并且临床医生应当向患者强调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降低疾病风险的基本策略。而我们肾脏科医生对于病人也是要求他们长期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只有这样才是护肾的基础。对于40~75岁的慢性肾病患者,LDL-C范围应在70~mg/dl,如果未进行透析,应当使用他汀治疗;欧美国家认为一旦患者诊断确认存在慢性肾脏疾病就应使用他汀,因为这些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多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我国则有一部分患者的初始病因为慢性肾炎,略有不同。透析患者,如果已服用他汀,则可继续使用;但如果尚未使用他汀患者,则不主张使用。另外,有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也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经验分享

周勤明上海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他汀与非他汀药物结合治疗,更适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加治疗其心血管事件发生时间会明显提前,及早发现疾病,尽早进行降脂治疗是必须之策。

相银上海交通大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普伐他汀疗效显著安全性佳,更适合青少年及老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药物间不良反应需要规避,普伐他汀有其独特的分布机制和代谢机制,不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反应。安全性高,中枢系统副作用少。

何晓全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坚持持续的他汀降脂治疗,有效预防ASCVD事件发生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内科的常用药物,降脂是患者们应当进行的长期健康管理任务,只有坚持他汀治疗,才能有效预防ASCVD的发生。参考文献:[1]LiS,ZhangY,ZhuCG,etal.Identificationof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inpatientswithmyocardialinfarction:aChinesecohortstudy[J].JClinLipidol,,10(6):-.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yy/10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