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抽了一辈子烟,没得冠心病,也没得肺癌。有一美女生活方式很健康,但20多岁做过搭桥手术,后来又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这是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也是许多人为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常找的借口。以他人吸烟不患病的个例来推断否定吸烟会导致冠心病,合理吗?
心血管病的致病原因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基因占到30%,生活方式方面约占50%,环境社会因素占20%。基因这方面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答,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基因到底如何,也就不能随意任性。目前更为明确的是,针对非常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筛选出了容易患心血管病的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从科学上解释,有这种因素并不是%患病,但一定患病的几率会高于无此因素的人。所以,吸烟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患上冠心病,但一定比不吸烟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大得多。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有些是可以很好控制的,更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请对号入座,有了危险因素一定要注意,绝不可任性!
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没法阻止年龄的增长,不能改变性别,更不能选择基因。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患病风险逐渐增加。性别:女性在各年龄段冠心病风险一直低于男性,尤其绝经前有雌激素保护,患冠心病风险非常低,大约0.6%;绝经后(45~55岁后)失去雌激素保护,趋于与男性相当。遗传和基因:如果你的父亲和兄弟在55岁以前或母亲和姐妹在65岁以前发生冠心病,则你发生冠心病危险升高50%~70%。
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获得很好控制的。
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死亡率高2~6倍,吸烟越多死得越早;好吃:喜欢喝饮料,爱吃甜食、高脂肪、高卡路里;懒动:宅男宅女、沙发土豆、出门就坐车、不喜爱体育运动的人;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腿细肚子大的苹果型身材风险更高;精神因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
容易诱发心脏病的环境因素
冬季: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相对夏季最低;雾霾: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的研究发现,雾霾增加近期心肌梗死风险,空气污染严重,PM2.5爆表的时候,最好少出门。住宅“风水”:住得离马路越近,死得越早。心肌梗死患者住在离马路米以内,相比较0米以上,每年死亡率增加50%;看球:世界杯赛时,男球迷心脏急症的发生率增加3.3倍,女球迷增加1.8倍,高峰期是比赛开始后2小时,尤其是踢点球的时候;婚外偷情:婚外在宾馆偷情,更易诱发心脏猝死,尤其是男老女少;股市: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发现,股市暴跌时,心肌梗死发病明显增加;地震:地震后4周内,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了1倍以上。
来源:科普
更多精彩内容,请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