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的危害 >> 正文 >> 正文

三个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预后比较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2-3-31
健心知著

医院刘健教授团队为您推荐冠心病介入技术进展方面的最新研究,点评研究结果,诠释临床意义。让我们快速了解冠心病介入领域学术进展。

本期作者:医院刘健特日格乐孙宇彤健心荐语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AD)患者。

将其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3个队列,比较各组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造影特征及临床结果。

文章简介

CAD可以从青年时期起病,老年人临床表现较为典型。

目前研究者认为这种疾病有多种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

然而,与年龄较大的患者相比,年轻CAD患者具有较少的传统危险因素,并发症更少,并发症病史更短。

虽然缺血性心脏病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不高。

但是在澳大利亚,缺血性心脏病是年致死人数仅次于自杀的疾病,并且是造成早期死亡人数比较多的疾病。

目前研究表明,年轻CAD患者与老年队列相比,其院内死亡率、短期死亡率和中期死亡率更高。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名在~年间接受PCI患者的数据,并将患者分为三个年龄组:青年组(≤45岁)、中年组(46~65岁)和老年组(65岁)。

研究结果

与中年组(n=12,)和老年组(n=13,)相比,青年组(n=1,)的当前吸烟率更高(54.2%vs34.6%vs11%),并且更常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8%vs66%vs62%),p值均0.05。

青年组的心源性休克(CS)、院外心脏骤停(OHCA)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率也较高,p值均0.05。

与非STEMI亚组相比,STEMI年轻队列的住院期间死亡率、30天死亡率和长期死亡率较高(3.8%vs0.2%,4.3%vs0.2%,8.6%vs3.1%,p值均0.05)。

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长期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6.1%vs9.9%vs26.8%,p0.)。

年轻是长期死亡率较低的独立预测因素(HR0.66,95%CI0.52-0.84,p=0.)。

图1A:年轻CAD患者远期死亡率较年老组更好低;B:其中年轻NSTEMI患者的长期预后最好。

图2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的长期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老年组的院内死亡率、30天死亡率、长期死亡率均较高。

结论

这项来自澳大利亚针对接受PCI治疗的CAD患者开展的当代大型研究表明:

尽管青年组CAD患者ACS、CS和OHCA的发生率较高。

但与老年组相比,他们的总体预后更好。

其中表现为STEMI的早发CAD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需要对其加强二级预防措施。

点评

本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PCI的固有选择偏倚以及无法调整的不匹配差异问题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本研究可能低估了青年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因为这些并发症可能是在入院行PCI期间或PCI之后被诊断出来的。

此外,一些老年组的患者在发病时可能已经有早发CAD。

本研究仅分析接受PCI的患者,未纳入仅接受药物治疗或行外科手术血运重建的患者,因此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比较受限。

最后,因为年轻人的预期寿命比老年人更长,本研究12.5年的随访时间仍可能并不足够。

刘健,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血管内超声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冠脉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检查;冠心病无创检查(FFRCT);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本文首发:见心论道在线

往期推荐

≥60岁不推荐!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新进展

他汀治疗2年,斑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猪油,到底是保护心血管还是伤害心血管?

怎么才能不错过小循的推送?戳顶部蓝字“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12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