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世界而言,
什么病的死亡率最高,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什么病人类普遍易感,几乎人人都得,特别是老年人?
什么病从猝发到死亡,仅需1小时,争分夺秒都难以抢救?
什么病的重症患者只有靠抢救和手术治疗,花费不菲?
这就是冠心病!
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简单说,我们的心脏就好比一个泵,负责给全身输血,匍匐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就是给心脏输血的管道,这条管道一旦堵塞,心脏就会因为供血不足而生病,这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严重吗?轻症,则是缺血的心肌会抽搐,引发心绞痛,重症,几条冠状动脉同时堵死,血液断流,引发心肌梗死。而且诱发心肌梗死的诱因很常见,便秘用力,突然遇冷遇热,情绪激动,饮酒,劳累。所以心肌梗死给人的感觉就是: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为什么会得冠心病?血管之所以堵塞,是因为血管长了斑块,使血管越来越窄,通过血液越来越少,甚至完全封闭断流。斑块还可能形成溃疡,引发血栓,血液阻流,造成有关器官发生缺血性坏死。
血管为什么会长斑块?01冠状动脉最易受伤众所周知,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器官,而匍匐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伴随着每次心跳就会被压扁一次,这就好比一根水管,每分钟踩踏70-80次,久而久之,必然产生损伤和裂纹。所以,冠状动脉是比身体任何部位的血管都容易受到损害!
02氧化胆固醇在损伤处结痂由于冠状动脉有损伤,有裂缝,很不光滑,氧化胆固醇就会在急速的血流中高频接触裂缝处,长年累月,不断沉淀其上,形成大小不一的结痂,最终堵塞血管。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原因就是血管损伤时不能及时修复,血管内壁结痂,最终堵塞血管而成,所以,冠心病的病因不仅仅是氧化胆固醇过多,更主要的是损伤的血管未及时得到修复,因此,修复血管才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所在。
什么物质能修复血管损伤?血管是由平滑肌构成,平滑肌的基本材料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由两种氨基酸构成,赖氨酸和脯氨酸,这两种氨基酸在合成过程中必须有一种物质参与,这种物质就是维生素C,否则不能合成,没有足量的维生素C,就不能合成胶原蛋白,没有胶原蛋白,血管的损伤就不能及时修复。
维生素C量越足,血管修复越快!人类已经丧失合成维生素C的功能,只能从食物中获取,而现在从食物中获取的维生素C少得可怜,据统计,每日不到60mg。
德国心脏病学专家,马修斯拉舍博士,美国诺贝尔奖得主鲍林博士认为:冠状动脉损伤是由于摄入的维生素C太少,限制机体不能合成足量的胶原蛋白,损伤不能及时修复,在反复挤压中,血管越变越薄,于是形成斑块。因此,冠状动脉损伤需要足量维生素C来修复。
冠心病如何才能标本兼治?冠心病治疗并无捷径,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治疗方式,治标: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栓、血脂、血压,避免高危因素。治本:药用剂量的维C,修复血管损伤。因此,治疗冠心病要遵循“ABC”治疗原则:
2个A阿司匹林(Aspirin):抗血栓、心律过快。
硝酸酯类(Anti-Angina)):抗心绞痛。
2个B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etablockers):如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
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control):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氯沙坦、缬沙坦、卡托普利。
2个C降低胆固醇(Cholesterollowering):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
维C:足量的维C,修复血管损伤。
C钙:血管最称职的修复工C钙是维生素C与碳酸钙经纳米螯合技术研制而成,PH值为7.18,呈中性,故C钙又称非酸性螯合维C,C钙胶囊,国家新药,是目前非常适合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处方药。
01高含量,达到药理剂量C钙胶囊每粒的维C含量高达mg,高出一般维C制剂3.5-7倍,日服量更是高达mg,达到临床药理剂量,能修复更多的冠状动脉损伤。
降压药、调脂药、抗血栓药加用C钙胶囊,治疗冠心病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指标高,血管受损严重,服C钙胶囊1次1粒,每日3次。
指标平稳时,服C钙胶囊1次1粒,每日1-2次。
02胃肠刺激小维生素C的PH值小于3,属强酸性,服用量一大就会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过酸,进而导致反酸,胃痛,腹泻。
C钙的PH值为7.18,呈中性,且为胶囊剂型,所以即使大量服用,对胃肠刺激仍然很小。
03避免结石风险众所周知,维C的代谢物为草酸,若长期服用,草酸容易与体内的盐类结合,形成难以被溶解的草酸钙,容易导致肾结石和尿路结石。
根据国际文献报道,C钙通过螯合技术,H离子被置换,呈无酸状态,代谢物草酸的含量微乎其微,长期服用可避免结石风险,因此,C钙胶囊是更适合用于慢性病治疗的维C制剂。
参考文献:
鲍曼BA,现代营养学.8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付亚龙.冠心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那开宪,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北京:华文出版社
托马斯.哈林.鲍林——20世纪科学怪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甲氧沙林液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