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传染 >> 正文 >> 正文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和流行病学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2-3-11

冠心病发病因素和流行病学

01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

冠心病的病因主要就是由于冠状动脉壁上的斑块聚集所引起的,斑块就是由于胆固醇和动物中的其他物质沉积所组成的。斑块聚集就会导致管腔变得狭窄,从而引起血流不畅,就会引起冠心病发生。还有一些诱发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大量的吸烟,酗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精神压力过大,缺乏体力活动也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02

流行病学概念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03

流行病学定义的基本含义

(1)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的状况。

(2)研究各种疾病,不限于传染病,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

(3)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出发,揭示影响和决定频率、分布的因素以及流行的原因。

(4)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群健康。

03

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早在余年前我国已有流行病学思想的萌芽。西汉时期的《史记》(余年前)已用“疫”、“大疫”等来表示疾病的流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流行病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年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年原北京医学院等高等学校相继成立了流行病学教研室,开设流行病学课程,作为卫生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流行病学学科飞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医药卫生体系和高校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年卫生部明确将流行病学作为卫生系等本科生的必修课;同年,全国科学大会将流行病学列为医学科学发展的带头学科之一,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高校的流行病学教研室也被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年成立了流行病学分会;年出版了供卫生专业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年创办了流行病学专业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这一时期,流行病学成为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学科。

新中国流行病学学科走向成熟。年批准了第一批流行病学博士授予点。20世纪后叶临床流行病学的异军突起和循证医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流行病学的发展与成熟。随后,年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实现了学科整合,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年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陆续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审核:栾斯涵姚施羽

撰稿:王新茹孙佳美

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