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负负得正的自嘲式心态
还是朝五晚九中的小确幸
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可“更好的生活”早已不再是固有模式
所谓的“成功”与“赢家”
也不再取决于“升职加薪”或“有房有车”
当三四线青年奔向北上广深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选择回归小城镇
辞掉互联网大厂职位、放弃稳定工作
或享受一猫一狗两人三餐四季的小日子
或降低欲望
寻找另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
他们说“躺平即是正义”
又何尝不是高压之下的一种保护色?
01福利、常态?WHO:每周工作超55小时或心脏病致死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布全球首份关于长时间工作对生命和健康影响的分析报告①,报告指出:与每周工作35-40小时相比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中风和心脏病风险明显增加而数据显示年一年内,因工作时间过长而造成的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共导致约74.5万人死亡,这一数字比年增长近30%。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看到这里的你,还在加班吗?
02那些被“内卷”裹挟的当代人最后都怎么样了?我们对“内卷”一词已经不陌生了,从最开始的高校学生间“内卷”,延伸到职场“内卷”,甚至最近疯狂“鸡娃”的家长“内卷”……我们身边的“内卷”场景其实出现的比你想象中更频繁。热播剧《小舍得》中就用了更加通俗易懂的方法解释“内卷”。图片来源:电视剧《小舍得》
若剖析“内卷”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个词:竞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处于一种被人流裹挟着前进的状态中,浑浑噩噩不知该去往何处,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加入“内卷”的大军,“内卷”时代,很多人反馈出的状态是:
我好累!
累主要表现在:
脸色越来越差,面色苍白无气色,长斑起痘成常态;精气神儿明显不足,神情倦怠、长吁短叹,记忆力下降;发量稀疏,掉发脱发日渐增多;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总是跟不上大脑......
当代人逐渐成为了集电脑眼、屏幕脸、鼠标手、弹簧腰、沙发臀、空调肺、玻璃胃于一身的“伤残人士”。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慢性病也持续摧残着当代“内卷症候群”的健康。
工作可以“内卷”,身体不能“外包”,被“内卷”裹挟的健康,谁给我们的身体以底气承接?
03
中国死因排名,癌症并非第一
心脑血管疾病才是“头号杀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上发布了一篇重磅研究②,分析了年到年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特区)的前25位死因变化,以及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
年和年,我国居民的前10位死因分别是: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由此可见,高血压作为新上榜病因,已经不可小觑。光是年,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就有万人,其中96.7%是死于心血管疾病。除了台湾,高血压在全国各省的高危因素中均排在前2位。
《健康中国行动(-)》中也提到,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③。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万、冠心病患者万。
04
做好6件事
不给血管添堵
想要让血管更健康,需要从生活细节做起,尽量避免血管中斑块堆积。
1.改善饮食,适量喝水;
2.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3.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
4.控制体重;
5.保持充足睡眠;
6.定期体检。
建议有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家族病史人群、绝经前后的女性、“三高”或肥胖人群、生活习惯不良或压力大的人群,以及没有任何症状的6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血管筛查(如动脉超声或血管造影)。
如果已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缩短筛查周期。40岁以后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各项指标。
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凡事看开点儿,暴躁易怒、精神紧张等负面情绪,都会引起血压上升,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zl/1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