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叫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病情变化快,且极易出现危、急、重症的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
冠心病的致病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冠心病病人中60%~70%患有高血压动脉压增高时的切应力和侧壁压力改变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同时血压升高促使血浆脂质渗入血管内膜细胞,因此引起血小板聚积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二、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较正常者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其值降低者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比<0.15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报指标。血清α-脂蛋白[Lp(α)]浓度升高(>0.3g/L)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男性患者高3倍且易发生心力衰竭、卒中和死亡高血糖时血中糖基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的降解代谢受抑制;同时高血糖也使血管内膜受损,加之糖尿病常伴脂质代谢异常,故糖尿病者易患冠心病。
四、肥胖和运动量过少:肥胖可通过促进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而间接影响冠心病。运动能调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已患冠心病患者其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量少易致肥胖,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治疗肥胖症的紧迫性和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
五、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吸烟者血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增高,烟中尼古丁收缩血管,以致动脉壁缺氧而造成动脉损伤。
六、饮酒:长期大量饮高度白酒对心脏、血管、肝脏等脏器的功能有损伤作用,可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而适量饮低度数的有色酒(例如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因为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七、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以下几项来预防冠心病:
一、规律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吸烟酗酒史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戒烟、限酒。日常工作应注意劳逸结合,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且应避免长期重体力劳动,以免过度劳累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工作中应注意休息,工作中如出现心慌、气短、胸痛应立即停止工作。
二、情绪稳定。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分激动和忧伤,要保持精神愉快,家属应帮助病人稳定情绪,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对冠心病的防治和治疗都是有很大帮助的,避免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兴奋,工作中也要避免从事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
三、适当运动。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预防冠心病。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不可过度劳累,也不可半途而废。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病情轻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走、慢跑、做广播操、打太极拳、做气功等较温和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也可参加一些文娱活动或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家务,以增加生活乐趣,促进身心健康。
四、清淡饮食。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合理饮食,坚持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原则,宜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适量食用蛋白质,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入,有效降低体重,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柑橘、柠檬等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功效,可减缓血管老化。对于冠心病患者很有好处。
由于过饱时胃可以直接压迫心脏,加重心脏负担,还可以导致心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平时宜少食多餐,晚餐尤其只能吃到七八分。禁食辣椒、咖啡、烟、酒,可适量饮茶。
五、大便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特别注意防止因便秘而用力屏气排便,而加重心脏负担。平时多吃蔬菜,特别是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空心菜等),水果、蜂蜜,以利通便。
需要免费咨询有关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女性内分泌失调等方面的问题,免费分享养生保健方案,参加免费领取相关慢性疾病调理代茶饮,可添加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lyf/1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