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心脏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压力,推动血液流动,让血液能够运行到全身各个部分。中医也有同样的认识,用《医学入门?脏腑》的话来说是:“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是心主血也。”
心脏有问题,脉搏就会提醒出来
不过中医认为,心主的不仅仅是血,还有脉。脉就是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永无休止地循环。在心脏、经脉和血液组成的这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君主,全靠它的正常搏动,才让这个系统能够完成其功能。
在心脏跳动的时候,跟心脏相连的脉管也会跟它一起产生有规律的搏动,也就是“脉搏”。中医之所以能够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是因为心脏与气血的通畅与否密切相关。如果心脏正常,气血与经络都畅通无阻,那么脉搏也会节奏均匀、和缓有力。否则,脉搏就会出现相应的异常状况,告诉我们身体哪里有所不适。
气虚血瘀,心绞痛的根源
气血的充盈与经络的通畅是健康的基础,由于全身血脉统属于心,所以血瘀也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表征及根源。血液在经脉中环流不息,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如果心气异常,会导致血瘀。然而血瘀以后,又会影响气的流畅,从而导致心脉瘀滞,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大家可以看到,心绞痛的患者,除了感觉胸口痛之外,往往舌质是紫黯色的,少数还有瘀斑,这就是血瘀的证明。而“痛”也是因为“不通”。而疲乏、气短、胸闷、自汗、心悸等症状,则是因为气虚。所以,在中医看来,心绞痛主要是因为气虚血瘀。
再比如冠心病,也是同样道理。它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和真心痛的范畴。《素问?痹论篇》告诉我们:“心痹者脉不通”。不管是气虚还是气滞,都会引起血瘀,而气血瘀滞的结果就是心脉痹阻、不通则痛。
所以在中医看来,想要治疗或者预防心血管病,关键在于活血化瘀。大家常见的中成药可能要数复方丹参片了,丹参的主要作用就是活血化瘀、行瘀通经。还有著名的方子桃仁红花煎。其中的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都能活血化瘀。
注意:冠心病就喜欢这类人
这里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冠心病这种心脏病特别喜欢找脑力劳动者。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大家久坐不动。很多三十多岁的办公室女白领,月经前及月经期常有剧烈腹痛,这就是因为久坐加上缺乏正常运动导致的气血循环障碍。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身体长期处于血瘀状态,不仅会加快衰老,还特别容易患上心血管病。
所以,从事脑力活动又不爱动的办公室一族,一定要抽点时间动起来,每坐40分钟可以站起来做做伸展运动,下班后也要抽空做做瑜伽、周末游游泳。至少,每天也要散散步,这样才能帮你更好地远离心血管病。
作者介绍:沈宁,沈式女科第20代传人,著名中医学家沈绍功教授嫡传弟子,BTV《养生堂》栏目重要嘉宾,本文出自其代表作品《沈式女科年:女人会养不会老》,一书说透中医养生的奥妙。
PrivacyPolicy:本文为商业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
?本文由原创健康分享平台壹号专家健康说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lyf/1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