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您知道什么是冠心病吗?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部、颌、手臂、背部及胃部。冠心病发作的其他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恶心及晕厥。严重的患者可能因发生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冠心病分为哪些临床类型呢?
冠心病分为五种临床类型: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三、什么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类型。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一般持续3~5min,很少超过15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四、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五、当您的身边有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该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要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呼救。呼救的同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安静地休息,也可原地蹲下。不要紧张,精神要放松。切忌他人扶着患者走动。更禁止患者自行奔走呼救或步行、骑自行车、医院。他人不要搬动患者,即使患者倒在地上也不要将其搬到床上。
2.患者舌下含服1~2片硝酸甘油,若无效3~5min后再次使用,并每3~5min服用1次。同时将mg阿司匹林嚼碎服下。对精神紧张、恐惧或焦虑不安的惠者,可给其口服1片地西泮(安定)。
3.家属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裤带、胸罩等。家中有氧气袋的要先给患者吸氧。
4.随时注意患者的心搏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心搏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一直坚持到救护人员到来。
六、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有助于身体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1.健康生活方式
(1)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轻体重: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kg)/身高2(米2,m2)。
(2)戒烟限酒:避免接触二手烟;不饮酒或少饮酒。
(3)低脂饮食:少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炒菜少放油,多吃新鲜蔬菜。
(4)低盐饮食:WHO推荐每日食盐量为5g,不能大于6g,相当于1啤酒瓶盖的量,烹饪时后放盐、少放盐、不放盐,烹调方法:蒸、炖。
2.适量运动
有恒、有序、有度,康复期患者应坚持慢跑、散步等活动。运动频率尽量保持每周3-5次,持续时间每次20-30分钟,运动强度靶心率以最大心率70%-85%,推荐中等强度,具体活动安排应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定。
3.心理疏导
减轻生活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4.危险因素管理
(1)避免诱发因素:过度劳累、用力排便、肥胖或超重、吸烟饮酒、饱餐;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激动、抑郁、焦虑、严重失眠等心理因素。
(2)控制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者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3)急性期患者好转出院后,可从每天身体活动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5.用药指导
(1)长期药物治疗:遵医嘱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即使在置入支架后仍需长期服药。
(2)按时按量服药:勿擅自停药或减量,不要随意自行停药,如需调整药物,应先咨询医生。
(3)急救药物随身带: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4)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心率、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1]内科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心血管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第31版),科学出版社,.
撰文:心内科一病区杜娜
审核:余宏斌杜娜
编辑:吴军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hl/1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