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某,女,70岁,阵发性咳嗽6年余,加重伴咳痰3天。
患者自述于6年前出现阵发性咳嗽症状,每易于冬季发作,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3天前,因受凉后导致咳嗽症状加重,伴咳痰,痰色白质稀,自述活动量大时可出现喘息症状。平素时有头晕、胸痛症状。为求中医治疗,特来门诊就诊。既往冠心病病史7年、高血压病病史6年、高胆固醇血症6年。
刻下症
阵发性咳嗽,伴咳痰,痰色白质稀,活动剧烈时喘息,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暗苔白腻,脉弦。
西医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冠心病3.高血压4.高胆固醇血症
中医诊断:1.咳嗽2.胸痹3.眩晕4.血浊
手诊特征
1.感情线上有羽毛状纹或被多条短线切过。
2.感情线上纹色红白相间。
3.感情线上食指与中指下之间区域有大量竖线切过伴潮红色。
4.小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区域出现杂乱纹理。
5.中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处有“十”字状纹。
6.智慧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7.生命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8.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9.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10.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11.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12.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13.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14.大小鱼际的结合部隆起。
按语
1.上述手诊特征(1)(2)(3)(4)可辅助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手诊诊断标准:
(1)感情线上有羽毛状纹或被多条短线切过。
(2)感情线上纹色红白相间或感情线上中指与无名指下之间的区域纹色青暗。
(3)感情线上食指与中指下之间区域有大量竖线切过伴潮红色。
(4)伴有过敏原因者会出现起于食指与中指指缝间和无名指与小指指缝间,分别以弧形向中指与无名指下延伸的线。
(5)小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区域出现杂乱纹理。
2.上述手诊特征(5)(6)(7)(8)可辅助诊断冠心病,冠心病手诊诊断标准:
(1)中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处有“十”字状纹。
(2)智慧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3)生命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4)生命线尾端被深长的短线切过,为发病的年龄。
(5)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3.上述手诊特征(9)(10)(11)(12)辅助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手诊诊断标准:
(1)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2)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3)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4)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4.上述手诊特征(13)(14)辅助诊断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手诊诊断标准:
(1)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2)生命线上与腕横纹上2cm交界处出现分叉或该处生命线宽度增大。
(3)大小鱼际的结合部隆起。
符合上述各疾病诊断标准2条及以上即可诊断该病。
5.感情线、智慧线、生命线、“十”字状、“米”字状纹、大小鱼际等见前文。
膏方最早被名医秦伯未提出:“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称为膏滋药”。膏方具有“救病却偏、缓缓图之”之妙,滋润濡养之效,滋先天以实后天,养后天以充先天之功,其目的在于营养、调理脏腑,维持脏腑之间协调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膏方对肺系疾病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膏方可以发挥着扶正补虚、祛邪治病、调和阴阳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服用膏方在稳定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巩固疗效、改善体质、保护肺功能、减少反复等方面有较好疗效。服用膏方的时间越长更加有优势,对于病程时间较短的患者,疗效更佳。下面介绍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膏方,以供参考。
熟地g,生地黄g,当归g,牡丹皮g,玄参g,百合g,麦冬g,芍药g,墨旱莲g,女贞子g,枸杞子g,浙贝母g,桃仁g,苦杏仁g,陈皮g,核桃仁g,知母g,芦根g,阿胶g,木糖醇g。上述药物经加工后用阿胶、木糖醇收膏。放阴凉处或冰箱冷藏,每日服2次,每次5~10g。该膏方对于肺肾阴虚型慢支所致的咳嗽尤为适宜。请注意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勿自行操作。
陈守强
心血管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
社会兼职: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力衰竭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网络医学与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中医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二届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及《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网上审稿专家等。门诊时间:周五上午研究方向与专长: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简介:先后师从山医院丁书文教医院高海青教授,擅长掌纹诊病,善用膏方调理,自拟经验方30余首,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及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挑刺疗法基础上创立了挑络疗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疼痛性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所获荣誉: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成果奖一等奖1项,人才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联系
邮箱:
cs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yy/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