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3日
7月22日,当时看是很平常的日子,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也许正是太平常所以感受不到有什么与众不同,然而,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惊奇不断出现,喜讯频频传递,虽然有苦楚,虽然有危险,虽然有疼痛,然而却是疼痛、苦楚、惊奇后的幸福感,这时才感觉7月22日是否极泰来的开始。
首先,每日的日程变了,早晨空腹服用气虚血瘀汤,早晚各一次,每天早晨米,改为80分钟的站桩,基本6点左右开始,拜阿司匹林和硝酸山梨脂缓释片继续服用。只是晚上的80分钟挑战非常大,因为晚上还要辅导孩子的英语,因此20:30以前辅导孩子的功课,八点半正式站桩,仍然80分钟。
其次,每日更加充实了,每日日程安排的很满,因为除了下午下班艾灸足三里外,另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熬中药。
其实每日的充实仍不仅仅如此,记得年4月是第一次服用中药,因此非常严谨和认真,任何细节必当亲力亲为,不敢有任何懈怠。
也许去同仁堂买药比较放心,害怕外面卖的药有问题,影响药的疗效;
有了中药,工作还没有做完,还要去采购药锅子,这是个比较难的事情,偌大的京城,哪里有卖这个东西的,药店基本都是用电的药锅子,也算比较偶然,下班的路上竟然看到有一位老人家拉着车子卖杂货,正好有这个比较稀罕的传统药锅子,啊,终于松了一口气,最大的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熬药。
熬药也需要技术,这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传统,也是熬药的科学,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和懈怠,兢兢业业学习: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器具为佳,忌用铁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5-30分钟,第二煎20-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
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一般每煎约-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ml。
6.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
(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年在熬制中药的全过程中,我本人亲力亲为,极少让太太熬制和参与,除非因公务繁忙,但是这种情况极少,每次熬制一付中药要熬制两次,合计时间基本90分钟左右,基本上是不离左右,呵护有加,亲力亲为,不敢有半点懈怠。
摘自——大爱站桩新浪博客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