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的危害 >> 正文 >> 正文

深圳一男子跑步时突然心脏骤停全城急寻3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3-4-16
口碑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679454.html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深圳6月10日消息(记者彭艺娑)跑步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少人都有跑步的习惯。6月5日下午,深圳一名年轻的男子在跑步过程中突然晕倒,情况看起来十分危急。所幸,在场有三位好心人当场接力对小周进行心肺复苏,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黄金时间。随后,医院抢救治疗,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治疗中。经诊断,小周的心脏属于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属于典型的运动相关心脏骤停。

男子跑步突然倒地,三位好心人施救后离开

年轻的小周(化名)每周都到宝安灵芝公园跑步,同伴都跟不上他的跑步速度。6月5日下午,他在灵芝公园跑步,出了一身汗后准备在拐弯角结束运动。17时35分左右,他突然眼睛一黑,头面朝下直直摔倒,一动不动。周围群众围了过来,报了警,但不敢把小周翻过来,也不敢施救。

没多久,人群中走出一位约30岁,穿灰白短裤的男子,他把小周翻了身,简单评估后考虑小周心脏骤停,他立即启动心肺复苏。随后,人群里面再走出来2个人,他们3位“好人”接力对小周进行心肺复苏。

随后,医生及护士到场,三位好心人与医护团队一起边做心脏复苏,边转运病人至救护车。小周转运至救护车后,三位好心人消失在了人群中

17时55分,小周被医院抢救室,18时10分小周恢复自主心跳。

床边超声检查提示,小周的心脏属于肥厚型心肌病,发病过程属于典型的运动相关心脏骤停。

在完善头颅CT未见脑水肿的前提下,他们把小周转入EICU,继续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急诊医学科团队快速转运病人。

目前,小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正在继续亚低温及康复治疗中。

为了采集小周的发病过程,调整其治疗与康复方案,医院希望,若有市民在现场目睹小周发病过程,或有三位好心人的线索,可拨打()医院。

肥厚型心肌病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危险?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等有关。

肥厚型心肌病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以青壮年多见,日常可以无症状,也可以有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易疲劳、晕厥甚至猝死,晚期出现左心衰的表现。

像小周这类年轻人如果未接受过专门的心脏超声检查,很容易遗漏,这是青年个体猝死的常见原因。但好在他遇到了关键的敢于出手3位“好人”。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心脏骤停发病5分钟内,得到旁观者心肺复苏,是确保心脏骤停存活下来的主要关键因素。

当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时,作为旁人应该怎么做?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近年来,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越来越年轻化,猝死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不过只要找到关键因素,我们还是能降低风险的。

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在判断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请务必争分夺秒快速识别(争取在5~10秒钟内完成)患者状况。因为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能言语,实际上是用他的身体语言在发出呼救:“我不行了,快来救我吧!”。

通常存在三种可能性:

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很快清醒过来,肯定还活着,不需要做徒手心肺复苏。

昏迷:持续的意识丧失,随时会死亡,需即刻开放气道,维持呼吸道畅通。

死亡:昏迷的基础上发生呼吸和心跳骤停,徒手心肺复苏的绝对抢救对象。

具体详细的抢救步骤为:

一旦发现有人倒地,经快速识别患者发现其意识丧失而且呼吸也不正常,如缓慢叹气,说明心跳已经停止。

请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解开其上衣,立即启用徒手心肺复苏术。

第一步:徒手胸外按压

1.正确的按压部位

双乳头之间的胸骨正中位,千万不能压两边的肋骨。

2.正确的定位方式

用手掌根部定位,中指刚好平患者乳头,掌根部一定要居中,不能偏移。

3.正确的按压手势

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手臂绷直与病人胸部呈90°直角,垂直向下按压,不得倾斜,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

用手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五个指头全部翘抬,掌根部与患者胸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千万不要按压双侧肋骨!

4.正确的按压姿势

跪于倒地者一侧,双膝分开平病人肩部,膝盖尽量贴近病人身体。

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

5.正确的按压深度

根据心肺复苏版最新国际指南:使成人胸骨下陷约5~6cm;使儿童胸骨下陷约5cm;使婴幼儿胸骨下陷约4cm。

6.正确的按压频率

持续不断地按压,每分钟控制在~次。

按压到位后充分放松,确保胸部完全回弹。

往下按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要保持均匀、相等。

如果不得不中断按压,中断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秒钟,最多不允许超过10秒钟。

第二步:徒手开放气道

在为倒地者做徒手心肺复苏的同时,可采取“压头抬颏”法开放患者的气道,做法如下:

检查并清理口腔如有条件者可使用吸痰器,保持气道畅通。

一手压住患者额部,一手抬起患者颏部,缓缓将病人头往后仰。动作须温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

病人头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耳廓之间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手不能压迫患者的气道或封闭其口唇。

第三步: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道畅通后,如果你愿意,那么,在为患者做徒手胸外按压的同时,还可以交替为患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一个雅称——“生命之Kiss”,但决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亲嘴”。

正确方法如下:

自然吸气,张大嘴包住患者的嘴,同时捏紧患者两侧的鼻孔,用至少1秒钟的时间缓缓地吹气。

吹气时观察患者胸部,只要把患者的胸部吹抬起,就应停止吹气。一定要避免过度吹气,因为过度通气反而有害。

两口气之间要换气1秒钟,即松开病人的鼻孔并离开嘴唇,自然吸一口气以后,再缓慢地吹入第二口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8岁以上为30:2(不管单人法还是双人法抢救),即做30次胸外按压,吹2口气。

还有三点特别重要:

反复交替做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直至徒手心肺复苏成功或者救护车赶到。

如果你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人工呼吸可以暂时不做,但你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现场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要第一时间把它拿来对患者进行除颤。要记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电击除颤是第一选择,如果没有这个设备,只能持续不断徒手心肺复苏。

对于心脏停跳,使用AED配合进行电击除颤,成功率高达90%。AED是英语缩写,中文翻译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全自动、易学易用,可供非专业人士经过训练使用的急救设备。它块头不大,但作用很大,能使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接受体外除颤,实施心肺复苏。

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介绍,可以使用“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1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