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嘟妈DuMa嘟嘟医生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刷牙,一看牙刷头红了,牙龈出血!咬一口大苹果,一看苹果上又红了,牙龈出血!
恼人的牙龈出血!
嘟妈今天想和大家聊的就是牙龈出血这件生活“小事”,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的重视。
牙龈老出血可能是因为“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健康的牙龈颜色是粉红色,边缘应该贴合牙面,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当牙龈有炎症时,颜色就为红色,边缘增厚、肿胀、质地变软,最明显的一个信号是牙龈出血。
如果此时再不注意口腔卫生,刷牙不彻底,会引起牙龈炎,继续发展就是牙周炎,从刚开始的牙龈肿痛、出血,到牙疼、牙齿松动,最终的结果就是牙齿脱落。
▲牙周病的发展历程
“牙周病”会影响全身健康
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概率远高于牙周健康人群。
1、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炎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目前已发现牙周炎时口内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牙周组织进入血液,病原微生物会黏附于血管壁上,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栓形成,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牙刷和牙线有效清洁牙齿,可降低口腔中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菌数量,从而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概率。
2、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经常会发现自己的牙齿松动、红肿,检查发现是患了牙周炎。
糖尿病与牙周炎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炎,程度也更重。同时,伴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比牙周健康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牙周病”?
可以对照一下这些症状:
牙龈出血、牙结石、口腔异味(口臭)
牙龈肿胀发痒,牙龈溢脓,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牙缝大,食物嵌塞
咀嚼酸软无力,咀嚼疼痛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门牙移位、牙缝越来越大
这些症状都在暗示你已经有“牙周病”了,要去牙科进行专业牙周检查、拍X片来明确诊断。
如何预防“牙周病”?
1、注意口腔卫生
日常生活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饭后及时漱口,清理口腔残渣,并了解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注意饮食卫生
切勿常喝软饮料,如冰茶、可乐、柠檬汽水等各种碳酸饮料,均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注意是睡前,刚吃完酸性食物的时候,例如柠檬、西柚汁后,不要马上刷牙,酸性液体容易使牙齿表面的釉质软化,此时刷牙容易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损耗,应先漱口,过一段时间后再刷牙。
3、提高口腔免疫力
日常要注意有效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将牙周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可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避免选择不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导致牙龈问题的恶化。
4、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
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5、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6、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及早发现口腔疾病,减少牙周病的发生。有条件的话,要保证儿童每半年一次,成人每年一次,到医院口腔专科进行口腔及牙齿健康检查;医院洗一次牙,及时除掉龈下牙结石。
嘟妈说
为什么一直强调牙齿问题早检查的重要性呢?
“牙周病”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如果范围局限在牙龈,只要去除了细菌、牙石的刺激,牙龈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但如果发展为牙周炎,包绕牙根的牙槽骨发生了吸收,就无法完全恢复正常了。
也就是说,通过治疗只能阻止炎症的进一步破坏,但是已经被破坏的牙周组织却很难完全恢复成原本健康的样子。所以,牙周炎需要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下面这个现在就和爱人、老公一起学习一下吧!
—End—
欢迎留言讨论
别忘了文末和噢~
原标题:《刷牙出血,有必要看医生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1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