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木脂素是一种植物雌激素,有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但既往有研究未一致证实木脂素与冠心病风险降低存在关联。
近期发表在JACC的一篇文章通过分析3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的数据,全面评估了植物木脂素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膳食纤维对其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是总木脂素,还是单一木脂素,其摄入量增加与总CHD风险显著降低相关,提示木脂素以及经肠道微生物转化的肠木脂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木脂素介绍
木脂素存在于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如种子、全谷物、水果、蔬菜、葡萄酒、茶和咖啡等),它是一种由植物细胞产生的多酚类物质,包括罗汉松树脂酚、开环异落叶松脂素、松脂酚和落叶松树脂醇。
植物木脂素被摄入后经体内肠道菌群的代谢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肠木脂素。研究表明,肠木脂素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抑制血管损伤的炎症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此外,肠木脂素还可改善血脂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以及降低主动脉僵硬度等。
虽然肠木脂素可以改善众多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但这种有益作用能否降低冠心病(CHD)风险不得而知。
早期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仅在吸烟者中发现木脂素的总摄入量增加与CHD风险显著降低有关。在对单一植物木脂素的研究中,也只有较高浓度的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与CVD和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
鉴于不同食物来源的木脂素转化为肠木脂素的效率不同,单一植物木脂素在改善心脏代谢健康方面的效力不尽相同。
考虑到膳食木脂素需经肠道细菌的代谢才能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肠木脂素(包括肠内酯和肠二醇),通过增加膳食纤维丰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来调节肠木脂素的产生,可能强化肠木脂素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植物木脂素摄入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索膳食纤维的潜在影响,开展了本项研究。
研究简介
研究方法
利用三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NHS(护士健康研究)、NHSII(护士健康研究II)和HPFS(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开展本项研究。
排除了基线存在心血管疾病或癌症、总能量摄入异常(女性或3kcal/d,男性或kcal/d)和仅完成了基线调查问卷,缺少木脂素摄入数据的参与者。最终共,参与者(NHS:77,,NHSII:93,,HPFS:43,)被纳入研究。
每两年向参与者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更新其人口统计学资料和生活方式信息,并确定所出现的疾病。基线时以及随后的每2-4年采用经验证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FFQ)评估参与者的膳食木脂素摄入量。
终点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和致死性CHD。
研究结果
木脂素总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年龄较大,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更为良好,他们的BMI、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较低。
在人年的随访期间中,共记录到例CHD病例,其中例为非致命性MI,例为致命性CHD。多变量调整模型显示,摄入较多的总木脂素或单一木脂素与总CHD风险显著降低相关(总木脂素HR0.85,95%CI0.89-0.92;罗汉松树脂酚HR0.76,95%CI0.71-0.82;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HR0.87,95%CI0.81-0.93;松脂醇HR0.89,95%CI0.83-0.95;落叶松树脂醇HR0.89,95%CI0.83-0.95)(表2)。总木脂素、罗汉松树脂酚和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的摄入量与非致命性MI和致命性CHD风险呈负相关,但松脂醇和落叶松树脂醇的摄入量与致命性CHD风险降低无关。
此外,作者还发现总木脂素摄入量为mg/d、罗汉松树脂酚摄入量为10mg/d和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摄入量为mg/d时,冠心病总风险降低程度趋于平缓,而松脂醇和落叶松树脂醇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更为线性。
图1木脂素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量效关系
在纤维总摄入量较高的参与者中,木脂素总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明显(Pinteraction=0.04),尽管这种关系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表1)。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潜在的影响似乎在摄入不溶性纤维的群体中更显著。在对单一木脂素的分析中,在摄入高水平纤维的个体中,仅摄入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与较低的冠心病风险显著相关(总纤维、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的Pinteraction分别为0.、0.和0.)。
表1总木脂素摄入量与CHD风险之间的关联(根据纤维素摄入分层分析)
研究结论
较高的总木脂素或单一木脂素摄入量与总CHD风险显著降低相关。
木脂素和膳食纤维之间降低冠心病风险方面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这项研究表明,增加含木脂素食物的摄入量可用于心脏病的一级预防,也提示木脂素以及经肠道微生物转化的肠木脂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来源:
LignanIntakeand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JAmCollCardiolAug17;78(7):-.doi:10./j.jacc..05..
作者:张景瑞首都医科医院推荐阅读
进展
急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早期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是否改善预后?
进展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及临床治疗现状
病例|孤立性右心室致密化不全致室性心动过速和肺动脉栓塞(附知识点回顾)
病例
家庭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远程监测的意义
干货
一文尽览室早的临床管理方案
进展
达格列净或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贫血并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病例|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该如何处理?
进展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及临床治疗现状
干货
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衰如何管理?看看美国心脏学会最新专家共识怎么说
病例
“头盔尖顶征”样的心电图您见过吗?
进展
冠心病PCI后,单药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哪个更好?
WestChina房颤周
付华:群英共聚天府,共飨学术盛宴
进展
房颤患者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会影响患者预后吗?
进展
复杂PCI介入治疗: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哪种更有优势?
进展
不同亚型不同性别的心衰患者,药物剂量或需个性化调整。
点个在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