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冶疗 >> 正文 >> 正文

秘笈冠心病手术编码汇总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0-1-2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随着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出现,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其涉及的手术操作也越发复杂。本文主要针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手术编码及查找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01

冠心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

诊断冠心病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种实验室检查资料,如: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过去尤其冠状动脉造影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1

心电图

心电图编码为89.52,查主导词“心电图”得:89.52—伴心电向量图89.53—节律(用一到三个导联)89.51。

2

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影

心肌灌注显像是怀疑和确诊冠心病患者危险性分层的第一线检查方法,是心肌缺血诊断的“金指标”。

临床应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主要有:多层螺旋CT(MSCT)、OCT(光学相关断层)编码于38.24。

3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应用的路径有股动脉路径和桡动脉路径,股动脉路径穿刺成功率高,为初学者的首选,一般需要两根导管(JL、JR),桡动脉路径也可用上述两根导管,也可用专用导管。

此外,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还有:Amplatz(包括AL、AR),多功能导管,内乳动脉导管以及Sones导管等,常用的诊断性造影多为5F、6F外径的导管。

查主导词:动脉造影术—冠状(直接)(选择性)NEC88.57——单导管技术(索恩斯)88.55——双导管技术(贾金斯)(里基茨和艾布拉姆斯)88.56。当从病历不能明确导管的根数,选择编码88.57,另外造影术应同时编码心脏导管置入37.21-37.23。

4

超声心动图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的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将超声技术和心导管技术相结合,能够检出冠状动脉造影未能检出的病变,可以准确的反映病变的性质及程度,是评价冠心病的“金标准”。

查主导词:超声—心脏——非侵入性的88.72—血管内(IVUS)00.29——冠状血管00.24。

5

冠状动脉内压力测量和血流储备分数

理论上冠状动脉内压力测量(FFR)能够区分病变能否诱发心肌缺血,根据造影选择治疗的病变中,可能有22%不需要处理;而造影后不准备处理的病变中,可能有10%实际上是应予以处理的。与造影相比,根据FFR决定多支血管病变治疗几率的远期疗效较好。

查主导词:测量—冠状血流89.69——血管内压力测量00.59——血流储备分数00.59。

02

冠心病的治疗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四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其他治疗。下面我们针对其治疗的主要方式: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编码给予探讨。

1

外科手术治疗

1.1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一般手术后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实现完全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补充方法,大多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也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但是比较困难。方法主要有闭合式、开放式两种。

查主导词:动脉内膜切除术(气体)(伴补片移植)—冠状动脉36.0——开放性胸入路36.03,当不能明确开胸、药物输注还是支架置入,仅以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出现时,编码于36.09,另编码:治疗血管的数量(00.40-00.43),分支血管操作(00.44)体外循环39.61。

注意:00.44编码只是用于标识存在的血管分支,一次手术此编码只编一次。

1.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别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大多在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但是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面对挑战,手术外科开始出现非体外循环和微创技术下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手术的入路主要是胸骨正中切口,后采用小切口微创入路:左前胸、右前胸、左后外侧、胸骨下段联合上腹部,左前外侧、胸骨中下段。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采用左前胸小切口入路。

移植血管主要有左右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桡动脉、胸廓内动脉、胃网膜动脉、腹壁下动脉、复合性动脉、其他少用或可能的动脉。主要应用的有左右乳动脉、大隐静脉、桡动脉。查主导词:旁路或吻合术。

(1)旁路—主动脉冠状动脉(导管支架)(伴假体)(伴隐静脉移植)36.10——一根冠状血管36.11——二根冠状血管36.12——三根冠状血管36.13——四根(多支)冠状血管36.14。

(2)吻合术—腹动脉与冠状动脉36.17—乳内动脉——冠状动脉(单根血管)36.15———两根血管36.16—胃网膜动脉与冠状动脉36.17—胸动脉——冠状动脉(单)36.15———双36.16—桡动脉36.19,注:另编码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39.61。

1.3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药输注

查主导词:输注—溶栓剂(酶)(链激酶)99.10——直接冠状动脉内36.04——伴经皮经管腔血管成形术———冠状00.66。

注:当药物不是直接冠状动脉输注时,编码99.20血小板抑制药输注;99.10血栓溶解药输注,并且使用00.40、00.41、00.42或00.43说明治疗血管的数量。

2

介入治疗

介入心脏病学是研究通过体外操纵心导管进行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Seldinger于年创立了在现代介入医学中广泛采用的经皮血管穿刺技术,从而结束了人类介入操作需要进行血管切开的历史。

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和其他相关技术。介入技术的发展、PCI适用症的大幅拓宽,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产生了极大冲击。

2.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切除

临床上习惯名称为: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早期是在开胸下试验,后来发明一些指引导管可容纳的介入器械,如:定向斑块旋切和斑块旋磨器械、支架等。主要针对的是严重钙化性病变、显著偏心性和弥漫性狭窄,但是术后狭窄率高。

药物洗脱球囊(DEB)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的重要进展之一,能够在扩张的同时释放药物,有望在支架内狭窄、小血管病变等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查主导词:血管成形术—冠状——经皮经管腔(球囊)00.66—经皮经管腔(球囊)(单根血管)——冠状(球囊)00.66—球囊——冠状动脉00.66。

注:编码同时进行的其他操作,编码00.40-00.43治疗血管的数量;00.44分支血管操作。

2.2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

支架有三种: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分类中前两种支架分类于36.06非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一种分类于36.07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后又出现了生物降解支架等类型。

查主导词:插入—支架——动脉———冠状(裸)(结合的)(药物涂层)(无药物洗脱)36.06————药物洗脱36.07,另编码00.45-00.48置入血管支架的数量,00.40-00.43治疗血管的数量,00.44分支血管操作。

3

其他相关介入治疗技术

3.1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

主要有: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定向冠状动脉斑块切除术(DCA)、冠状动脉腔内旋切吸引术(TEC)激光消融治疗等,编码于17.55。

ROTA主要应用于严重钙化的病变;DCA主要应用于某些开口病变及支架不易处理的分叉病变,TEC主要应用于合并有血栓的病变,特别是急性缺血综合征。

查主导词修补术—动脉——冠状———经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术————经皮经管腔17.55另编码00.40-00.43治疗血管的数量,00.44分支血管操作。

3.2超声血管成形术

它应用超声能通过导管引入血管腔内,使闭塞血管再通,它对血管AS斑块的消融作用和其他外科碎石手术的作用相似,主要是利用它的机械性震动和空化效应。

查主导词:超声—治疗性——心脏00.02核对类目表,不包括:冠状血管超声血管成形术(00.66,36.09)。

3.3经皮心肌血运重建术(PTMR)

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不适合导管或外科血运重建的严重心绞痛患者。以导管技术为基础,经皮循股动脉穿刺方式自心室腔向心外膜建立非贯穿性激光隧道。在保证心肌有效隧道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了心脏压塞和冠状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查主导词:血管成形术(激光)—冠状——经皮经管腔00.66。

总结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多样化,检查及手术与操作的编码也不同,编码时注意区分不同的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冠心病的治疗编码,注意区分手术的入路、手术方式、手术材料,不同入路、不同手术方式,甚至不同的材料,包括手术器械及植入材料不同,编码都不相同。编码不同,所付费用当然不同。同时分类时应注意书中的包括与不包括及注释性短语,注意附加编码。反复阅读病案,积累临床知识,熟练掌握编码原则,做到准确编码。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zl/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