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的预防 >> 正文 >> 正文

河南一村医身有残疾毅然捐献生命种子,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4/12/12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通讯员文梅英/文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图7月8日,安阳二级残疾村医李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江苏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希望,这是汤阴县的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的他,左半身行动不便,但依然难掩激动之情。在捐献现场,李风明几次说道:“我真的太幸运了,又能救活一个人!”时隔十年,残疾村医捐献“生命种子”“咋来这么多人,我也没做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躺在病床上的李风明,对于这样的场面,显然有些不适应,只好憨憨地笑着。今年41岁的李风明,是安阳汤阴县的一名村医,儿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左半身活动不便,说话稍有吃力,但他并没有受到疾病的影响,上学期间刻苦努力,总是乐观应对一切。因为从小感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李风明在大学时选择了医学专业,想要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大学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城市发展,而是毅然回到家乡当村医,为全村多名乡亲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最美村医”。李风明的双胞胎姐姐李凤华,提到弟弟,她满脸的骄傲。李凤华说,弟弟自己身体不是特别方便,但是个“热心肠”,“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有病人找他,他都第一时间赶去,在我们家乡人缘特别好。”虽然身体行动不便,但李风明是家里的顶梁柱。来郑州捐献之前,他担心70多岁的父母吃药不便,于是把父母半个月的药,一顿顿包好,并嘱咐清楚药的吃法;他是孩子们的榜样,一双儿女都特别懂事,大女儿只有13岁,早早学会了做饭,生活学习从不用李风明操心。李风明在年开始无偿献血,截至目前已献血18次。年4月,在一次无偿献血中,李风明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年5月份,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安阳市红十字会把这消息告诉他时,尽管已经时隔十年,他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我一直都没有换电话号码,就怕到时候配型成功联系不上我,这也算十年等一回。”李风明被诊断为二级残疾,针对他的身体状况,父母还是稍稍有些担心。为了消除父母的顾虑,李风明上网查找捐献的新闻报道让父母看,姐姐李凤华专程从郑州赶回老家,帮助他说服父母,最终,李风明获得了全家的支持。小儿麻痹症康复者,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李风明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吗?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主治医生孔戴解释说,李风明的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病,当时已经被治愈,只是遗留了并发症,导致身体活动不便,但体内的病毒已经清除,并且,小儿麻痹症是神经系统的疾病,造血干细胞捐献属于血液系统,基于这两种原因,李风明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据孔戴介绍,不能献血以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对捐献者本身不利,二是对受捐者不利。小儿麻痹症治愈后就没事了,以后和正常人一样,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捐献者自身健康,其次只要没有能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就不会影响受捐者的健康。此外,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类人群如果符合相关指标,可以进行捐献。不过,对于心脏病患者,比如心率失常、冠心病等,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评估,通过评估后方可捐献。误区:捐造血干细胞,需要“抽骨髓”?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抽骨髓”。骨髓移植其实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目前,这种方式移植方法已经被取代。最初,捐献时的确需要从供者骨盆旁边的髂骨中抽取健康的造血干细胞,装入骨髓袋内,再如同输血一样,以点滴注射法通过静脉注入病人体内。不过,这种从骨髓中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需要骨髓穿刺技术,对捐献者的身体创伤较大。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正常生理状态下,外周血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造血干细胞,但比例并不高。因此,在采集血液前,医务人员通常会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血中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目前,动员后的外周血逐渐取代骨髓造血干细胞,成为造血干细胞新的来源,这一改变也大大提高了捐献者的安全性。但很多人由于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太了解,还会因为望“字”生义而加重心理负担。也就是说,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血液采集时,会在捐献者的手臂肘部静脉血管上穿刺,然后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其他血液成分还会输回捐献者体内。另外,由于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捐赠造血干细胞后,健康人士在一到两周内即可完全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不会减弱捐献者的免疫及造血能力。(实习编辑熊子文编辑吉倩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lyf/1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