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冠心病 >> 冠心病护理 >> 正文 >> 正文

一线传真全新融医院投

来源:急性冠心病 时间:2021-3-9

日前,68岁的孙大爷因胸痛被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病变,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赵晓辉率冠脉团队运用OCT-ANGIO(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和造影)同步融合技术,为老人精准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成功将一枚3.0*18mm的支架精确成功置入在右冠状动脉中段,当即就解决了血管狭窄问题。

据悉,该技术实现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DSA(造影技术)画面的完美同步,可以让实施手术的医生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支架定位,进一步提升患者PCI术后即刻及远期的预后,孙大爷成为重庆地区首位受益的患者。

OCT-ANGIO同步融合技术

医院心内科晋军主任介绍到,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从冠脉造影开始的,造影是行PCI的基础,造影的分辨率约为μm。后来腔内影像学技术发展,血管内超声(IVUS)的分辨率为μm,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则达到了惊人的10μm。但是这三项技术均为独立技术,三者之间的信息叠加只能依靠临床医生自行在大脑中重建后获得。OCT-ANGIO同步融合技术开创性地将OCT影像及造影(ANGIO)进行匹配,让OCT图像能够准确对准造影(ANGIO)图中血管的位置,确认病变在造影图中的确切位置,指导精准化治疗策略及技术。

01

OCT-ANGIO同步融合技术麻烦吗?

支架尺寸选择,置入位置选择

OCT-ANGIO同步融合技术将OCT图像和ANGIO图像进行自动融合,仅仅需要10~15秒,不会增加手术操作者的手术时间。

02

使用此技术治疗需要多少费用?

费用跟传统OCT一样,在不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患者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手术效果。

03

将会给PCI带来哪些改变?

第一,精确测量支架尺寸及置入位置,让支架置入误差缩小到1mm之内,让医生再也不需要去“猜”支架的落脚点。

支架尺寸选择,置入位置选择

第二,自动测量支架置入效果,评估支架膨胀、贴壁、组织脱垂等,提示需要后扩张的区域,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进行“精确”后扩张。

评估支架膨胀率和贴壁情况

确定需要后扩张区域

对于冠状动脉内病变,真正的优化PCI需要的正是精确定位,OCT-ANGIO同步融合技术在不改变临床医生操作习惯的基础上,简单、易学、易用,有助于术者做出更加客观明智的诊断和手术策略,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共话未来眼科发展年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年会盛大开幕?三个一等奖!医院在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中捷报频传!!

文字:肖寒李春梅

编辑:杨棣

刊期:223

医院新闻看病就医

健康科普医疗热点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正街号

陆军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hl/9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