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复发,但春季特别是2至4月份,为冠心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医院因为冠心病复发而住院的患者占住院病人的一半左右,一些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而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
春季出现气温反常会引起冠心病病情加重,因此特别提醒广大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的脱去棉衣,避免受凉、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那么,今天我们就教冠心病患者一些春季如何春捂的妙招,希望对大家的身体有所帮助。
早晚捂,变天捂春捂早晚要捂,变天尤其要捂!养成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有备无患。
上薄下厚,脱衣递减下半身应该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于气血畅达。脱衣也不是一步减到位,要递减,一件一件地脱,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
春捂宜松春捂不仅是不要过早脱衣,同时穿衣也不能过紧。春天是一个舒张开放的季节,应该让人无拘无束,穿紧身的衣,阻碍了气血的流动,容易把阳气郁住,身体会更冷。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软透气宽松的衣服最好,暖和,皮肤也不容易干燥瘙痒。
春捂不过度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过又会捂出火来。春天阳气升发,如果捂得太严实,就会导致鼻腔、牙龈、肠道、呼吸道上火。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温度变化来定,到底要捂到什么时候:
首先看温度。如果温度高于15℃,就可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温度低于15℃,还是先让厚衣服多陪伴几天吧。如果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1~2周,就可以解除春捂了。
看体质一般来说,天气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体热的人如果「捂」了后身体容易出汗,就可以少捂几天;老人和一些体质偏寒的人,「捂」着没有身体冒汗、咽喉发干,可以多捂几天。
冠心病康复警惕陷入这些认知陷阱冠心病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节节攀升,但是患者对于它的认知却远远不足。打破认知误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降低冠心病死亡率的方式。
误区1
仅仅相信心电图的诊断
50%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电图可以正常,还有近半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对于依据普通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意义有限,因此我们在有症状或心电图有问题以后要到心血管专科咨询、或作进一步的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区2
一旦患了冠心病,只会越来越重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效的降脂及软化血管的药物,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使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类型的心脏病人过上有生气的生活,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加重,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使病情好转。
误区3
心绞痛能扛就扛,尽量不吃药
心绞痛发作时,如果不及早给药治疗,会加重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因此对心脏出现问题的症状视而不见是最下策的态度,心脏有了问题就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医院检查诊治,否则会出问题的。
误区4
急性心肌梗死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意手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发生急性梗死,这仍然是临床首选的急救方式。因此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尽早就医,在有医院,越早开通血管,心肌坏死得越少。
如果您看到本文,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喜欢我们,请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hl/1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