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慢性头痛成为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质量。
慢性头痛常表现为跳痛、刺痛、胀痛、隐痛、昏痛或头痛如裂等,具有逐渐加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
其诱发因素较多,如天气变化、生活习惯、失眠、月经、强光、情绪变化或遗传因素等。
慢性头痛在中医中属“头风”,治疗历史悠久,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中尤其重视“治病求本”,在治疗头痛的同时注重预防头痛的复发。
最近,青岛静康医疗的宋媛媛医生接诊了一名37岁的女性患者,主诉为头顶疼痛20多年,跳痛,胀痛,随年龄增长越来越严重,劳累生气后更是疼痛难忍。
伴见口干多饮,自觉发热,身体烫,夜间盗汗,眠差,食欲差,便秘,心烦易怒,心慌,小便黄,手脚畏寒。
月经量少,色深红,无血块,月经期间头痛加重,恶心,无呕吐。
患者素体阴虚,阴虚之体易生淤血,月经生育更加耗伤阴血,遂逐年加重。
诊断——头痛(阴虚火旺,淤血阻络)
治疗上,以滋阴凉血,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宋媛媛医方如下:
重用生地,熟地,白芍,桑葚——滋阴养血
沙参,麦冬,五味子——滋养津液
丹皮,知母,郁金——清气分月分热
钩藤,白蒺藜,生牡蛎——平肝清热
少用柴胡,玫瑰花——舒肝解郁
陈皮,党参——健胃益气
患者服药一周后二诊,未再发作头痛,但是晨起头部有晕胀感,口干多饮,大便稀,小便黄,未盗汗,未觉身热,食欲好转,但饭后有胃胀感,眠差多梦,脚稍畏寒。
于上方中去钩藤,白蒺藜,柴胡,玫瑰花,加丹参活血化淤清热,龙骨重镇安神,茯苓健脾利湿,重用山药健脾气固大便,同时山药可以滋肺阴,砂仁行气开胃。
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宋媛媛医生坐诊时间周二、五,医院第五诊室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dwh/10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