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郑智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大热天,别大意!
本例要点
夏季高温天气,中暑症状与不典型心梗症状类似,可以表现为发热、出汗、头晕、乏力、胸闷不适,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胃肠炎表现。
这些症状可能误导患者或医生的诊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可以进行排除,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我是一名业务员,今年49岁。由于常年工作在外应酬的缘故,体重胖了点,但自己也觉得身体没什么大碍,医院看病。
最近,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在室外跑外勤。三伏天,天气闷热,大中午在外面跑业务的,又不能按时吃饭。
最近两天胃口不好,觉得胸口发紧,头晕,自己感觉像中暑一样。晚上休息后觉得还好。
一连三天都是这样,第四天中午,我正在室外大太阳下走路,突然间觉得人要晕过去了,大汗淋漓,胸口有点喘不过气。医院急诊科。
在那里,我跟医生描述了自己的症状,这几天可能中暑了。医生开了些检查,其中有个心电图检查。
我纳闷,问医生:“我心脏还好,没什么不舒服的,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我平常也没有心脏病,这个检查能不能不做?”
医生解释了原因,还是坚持让我做了心电图检查。没想到,这个检查居然发现了问题(图1)!
图1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梗
心肌酶谱检查显示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远远大于正常值(图2)。
图2心梗标志物及心衰指数检查
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回旋支也有多处狭窄(图3)。
图3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
我很感激医生坚持让我做心电图检查,也庆幸自己听了医生的建议。如果当时没有做这个检查或者晚做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很快医生为我开通了堵塞的血管,我也脱离了危险。没想到自己以为的中暑症状竟然是这么危险的心梗。
为什么高温天气心血管病频发
“热死人”其实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已经有很多科学研究证实了它的真实存在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分析我国个地区从年至年的死亡人数与气象数据的关系,发现极端高温天气总死亡风险增加15.7%,而对于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则增加22.0%。
高温天气容易诱发心血管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出汗增多,血液浓缩
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排汗增加,人体血液浓缩,容易诱发血管堵塞性疾病,如心梗、脑梗。
(2)情绪不稳定,血压波动
夏季高温,容易烦躁,情绪不稳定,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心血管病发作。
(3)睡眠不足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燥热,容易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严重睡眠不足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导致疾病发作。
(4)冷热交替
从室外高温天气进入室内空调环境,冷热温差大,引起血管收缩,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心血管病症状多不典型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中暑或者类似中暑症状,如出汗、头晕、乏力、胸闷不适,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胃肠炎的表现。而酷暑天气,在空调房待时间长,也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这些你认为是中暑或者空调病的典型症状,同时也可能是心梗的不典型表现。因此,在急诊科,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能初步甄别出中暑和心梗患者。
对于既往有高血压或其它心血管病病史的患者,或者有心血管病其它高危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等)及其他高度怀疑心梗患者,进行心梗标志物检查。
高温天气如何保护心血管健康
1、喝对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口渴,正确的饮水方式应该是少量且多次,不能一次喝太多太快,避免端起杯子猛灌水,虽然解渴,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引起突发心血管事件。在几个特殊时间,如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既降低血液黏稠度,又预防血栓形成。
补充水分以白开水或矿泉水为主,切忌以饮料、啤酒代替,特别是冰冻饮料或冰冻啤酒,少量饮用能解暑,大量饮用则对身体不利。
2、吃好饭
夏季气温高,吃饭胃口不好,有人喜欢用水果或者甜食代餐而不吃正餐。这样的饮食加上出汗容易丢失大量盐分,导致电解质紊乱而诱发心律失常。
3、别贪凉
夏季室外气温高出汗,室内空调温度低,一冷一热刺激血管收缩,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室外进入室内,应擦干汗,避免对着空调使劲吹。运动出汗后应休息一会,等汗液干后才洗澡。夜间睡觉时也不要把空调温度定得太低。
4、劳与逸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燥热,让人辗转难眠,睡眠不足,而加重心血管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提倡午睡,但不要在午餐后马上午睡,特别是老年人。午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适当体育活动,但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可以选择傍晚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5、心态好
高温下容易脾气暴躁、引起血压波动而诱发心血管意外。因此,保持良好心态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保障。
对于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应该按时服药、每日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胸闷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本例总结
(1)夏季高温天气,心血管病易发,应该引起重视;
(2)夏季心血管病发作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与中暑、空调病的混淆,导致误诊、漏诊;
(3)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心血管病的防治,除了医学上治疗以外,都应从生活起居上注意,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99%的读者都看了↓↓↓
??3位年轻人猝死,死神来了?
?想找文章?点击下方输入关键字就可以啦↓↓↓↓
专家简介
郑智
郑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国际附属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胸主动脉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学会(ASCVTS)成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WACD)会员;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提出A型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及“以医学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主动脉夹层个体化治疗理念,倡导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医学创新、人文创新、科普创新”,在国际期刊(SCI)及国内杂志发表医学论文三十余篇。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郑智
责任编辑:董小雯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原标题:《这种“不典型心梗”易误诊!出现胸闷、头晕注意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