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吸烟喝酒方面的不节制,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缺乏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其实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冠心病万,心血管病占城乡居民总死亡率的首位,致死率之高还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要常防冠心病突发性肖延龄主任表示,由于冠心病会引起心肌缺血,导致病人出现心绞痛或者心律失常,出现胸闷、心慌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会降低生活的质量;冠心病还会导致心脏扩大直至心衰,轻微活动就有可能出现症状,所以运动量会明显的降低;冠心病会导致猝死,出现心衰后可能使寿命缩短。如果冠心病特别严重时,可能会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室速、室颤。如果不及时纠正,病人可能在几分钟、十几分钟之内失去生命。另外有的患者突然心率减慢,心跳停顿也会危及生命。我国著名的演员,像高秀敏、侯耀文、马季等表演艺术家都是因为冠心病而与我们天人永隔,冠心病往往是猝不及防之间就会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冠心病危害很大,需平常稳定时良好地进行控制,避免发生严重恶性事件。冠心病人的魔鬼时间早晨六点到中午十一点,这段时间是容易发生心脏事件,特别是心肌梗死,因为早晨起来以后,血压有一个一个成峰,也就是说有一个高峰,这个时候我们人体的交感神经紧张度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第二我们早晨起来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比较活跃,容易形成血栓,第三就是我们的早晨起来,我们的副交感神经也容易产生兴奋,容易产生冠状动脉痉挛,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冠心病引起的健康突发事件。如何应对魔鬼时间1.早上起来稍微饮用一些温水。2.起床动作要缓慢,稍微停顿一下再起床,太快会加重心脏负担。3.刷牙动作要不要太剧烈,剧烈颤动也容易诱发心脏病。4.早餐不要吃太饱,还要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让胃有撑胀感觉。5.冠心病人最好少晨练,这段时间锻炼容易诱发疾病。冠心病如此危险,早期怎么识别!!在现今社会,冠心病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多在40岁以后发病,每增加10岁,患病率递增约1倍。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恶心、腹胀、便秘等肠道症状。★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中医三个步骤让心血管变通畅肖延龄主任说,中医其实早有对冠心病的治疗理论,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提出“胸痹”一词,指出为“阳微,阴弦”,用现代医学可解释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的心肌痹阻,心脏气血不足、阴阳失衡,以致失养、不荣、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痹阻心脉,致其不通,不通则痛,即现在人们常提及的冠心病。多年来肖主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有他独特的方法步骤,肖主任治疗冠心病往往从三个步骤入手。第一个步骤首先解决胸痛胸憋。中医讲急则治其标,冠心病患者最迫切的诉求就是疼痛憋气,有这些症状存在肯定是长期处于心神不安的状态。胸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主要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往往都是冠脉狭窄了,或者是淤堵了,导致了心肌缺血缺氧,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堆积,或者是不正常的代谢产物,这些东西通过心脏和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做一下整合,就是我们感受到的胸痛,疼痛往往是压榨痛,或者是憋气,有时候刺痛。最厉害的是心梗痛。而胸憋也是冠心病常见的一个症状,是因为缺氧以后,人体感觉气短心慌,是供氧不足造成,这些症状不缓解,患者会有一种濒死的感觉,甚至生命丧失,所以要首先解决胸痛胸憋的问题。第二个步骤就是调整血液循环。中医在治疗过程中,主要考虑在血管狭窄、淤堵的情况下,如何去把血液供应好,让心脏改善供血能力,怎么样增强心肌的动力,肖主任的主要方法是补宗气,宗气又叫大气,动气。宗气贯通心和肺,是靠血液输布承载,其实就是人体的血氧含量,宗气足,人体呼吸强劲,推动心脉跳动也加强,宗气不足,就会出现气血不足,呼吸不畅,血不养心,也不能推动气血运行,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坏死,通过沿用古方中药调理,使得冠心病患者单位血氧含量提高,使心脏能够正常运行。第三个步骤是化痰祛瘀软坚散结。冠心病是因为生了斑块,动脉硬化了,中医认为是有形之疾,是因为痰瘀互结导致了管腔的闭塞。肖延龄主任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方,就是通过生蒲黄、莪术、茵陈、麦冬、瓜蒌等中药配伍起到对冠心病化痰软坚的作用,让血管慢慢变通畅,减少淤堵。冠心病生活中的调养40年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残废率却有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时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应当多了解一些调养知识,减少发病的风险。第一,居住环境应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季节的变化:中医认为冬季人体的阴盛阳衰,容易造成寒凝气滞,瘀血阻络的现象。第二,注意劳逸适度,在冠心病发作期,要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建立。但要注意不要在饥饿,劳累时进行。第三,要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9小时,晨起喝一杯温开水,午睡半小时。第四,谨记节房事、防便秘。房劳伤肾,肾阴不足则心血亏虚,所以一定要节房事。便秘常常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患者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和侯耀文都是因为便秘引起的心脏病离开喜爱他们的观众的。第五,凡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心肌供血不良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遇事要冷静,学会自我调理,不要过度兴奋、激动、生气、劳累、悲伤等。饮食不宜过饱,并保证大便通畅。冠心病急救常识当心绞痛发作时,不要慌张,可以就地而坐,迅速拿出急救药盒。将硝酸甘油片1-2片咬啐,含在舌下,过1-3分钟,疼痛即可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上述的药物主要是为了急救,医院继续诊治。最后,肖延龄主任告诉大家,为了排除和及早发现冠心病,建议40岁以上的人最好做一些定期检验。例如,每年做一次或多次血胆固醇化验;每半年做一次血压检查;每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如若想详细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肖延龄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师从于全国知名的针灸专家石学敏院士,医院中医科主任、内科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或主研国家级课题三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5部。
擅长治疗:心脏病、冠心病、心悸、心衰、房颤、心律失常、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高血压、眩晕病,中风病、中风后遗症,失眠,郁证,糖尿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消化类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