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享受运动醉欢行
“生命在于运动”,道理很简单,做到却挺难。正像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作太守时曾去拜访一位高僧,问“佛的真谛是什么?”僧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这么简单,三岁孩子都懂。”僧曰“三岁孩子懂得,八十岁老人未必做到。”所以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为什么人们会觉得运动难,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呢?主要原因是一些人把运动当作任务而不是当作快乐和享受。
我国预防医学专家洪昭光教授谈到运动时说,“我们应该把运动当成自己的习惯,甚至当成快乐和享受。”我们吃饭是享受各种美味,睡觉是享受身心放松,而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则是从精神到躯体的快乐和享受。
辽宁省最大年龄的奥运火炬手肖海亭老人今年已经98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他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天天晨起去海边打太极拳。武术“内家拳”中流传这样一句话,“筋长一寸,多活十年”。运动可使身体舒展,又强筋健骨,不仅让他获得了健康,还让他帮助了一大批热爱健康,喜欢运动的朋友。肖伯伯办的太极拳辅导站是义务的,但他却乐此不疲。他告诉我:运动让他感到享受,帮助他人让他感到快乐,运动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我看到他那外柔内刚如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术以及悠然自得的神态时,我都觉得是一种享受。难怪中国邮票总公司专门为他制作了一套邮票,让全国人民都来分享运动为老人家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知名专家王凤岐谈到运动时说:“运动并非在于动,关键在于兴趣,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运动才是最完美的。”有许多人喜欢去广场、活动中心跳舞,音乐一响起来,首先精神愉悦了,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随着轻松的音乐抛到了爪哇国。跳起舞蹈身体舒展,既消耗多余的热量,又疏通经络;曼妙的舞姿既让自己的身心陶醉又给旁观者带来愉悦。甚至有许多老年朋友还跳起了街舞,72岁的武英和她的伙伴们一直从马路边跳到了CCTV的舞台上,她们舞步轻盈,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街舞给她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让她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比同龄人年轻了许多。
我曾经按照健康行的方案来调整自己的身体,其中要求每天走一万步。开始我是为了完成任务,晚饭后出去走步,走着走着我才发现平时很少注意的城市夜景居然是这么美丽,马路两边的绿荫被装点得火树银花,街灯散发出温馨的柔光;没有拥挤,没有喧嚣,只有海风轻轻的拂过,阵阵的槐香沁人心脾,真的是美了!醉了!
于是每天我走不同的路线,就会有不同的享受;今天这儿建了一座市民活动中心,明天那儿又建了一条快速路,让我总有新的收获。看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好像和城市的脉搏一起律动。有时候我也到老城区走走,曾经在中山区的南山街区住过,一幢幢别墅坐落在一个个披着浓重树荫与花香四溢的院落里,带着优雅的静谧,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那里有我童年、青年时代的印记。从此我恋上了走步,不仅越走越轻松,每天还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文化气息的熏陶。一个疗程下来掉了二十多斤赘肉,身体的轻松和心理的愉悦让运动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徒步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走班族”如今在全球到处都是,最有名的就是前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他带头动员百姓走路上班。在步行成风的西班牙,下班后更是举国上下都会外出散步;全世界最爱走路的是澳大利亚人,每天平均要走步;中国也有句老话“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博士推荐的运动也是步行,在他的健康词典里,几十年没有离开“运动”两个字。一位哲人曾说过:“最初是我们养成了习惯,最后是习惯造就了我们”。轻松的身体,灵活的腿脚,常常让我忘记了年龄。
我的一位同学的爸爸患有心脏病,常年住院治疗,病情却越来越重。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夏天病情轻的时候到海边去游游泳,也许对他的病情有帮助。被疾病折磨的他无奈之余,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到了海边。从每次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每天游泳的时间越来越长,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好;他从夏天一直游到了秋天,从秋天又一直游到了冬天,一发而不可收。现在已经完全不用任何药物的他感慨地说:“每当看到大海的时候都有一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每当拥抱大海的时候都有一种希望。”活在希望之中的他成了健康快乐的大海之子。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暴走妈妈陈玉蓉,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在自己患“脂肪肝”的情况下,通过七个多月的步行运动,治愈好自己的“脂肪肝”后,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给了儿子,让孩子获得了重生。她用运动的脚步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也用事实来证明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防治脂肪肝等有明显的疗效。通过运动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例子已是屡见不鲜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走步、慢跑、跳舞、游泳、还是打太极拳等,只要自己喜欢的运动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就会乐在其中,这些运动方式都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即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符合,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它不仅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还可以保持适中的体重。适量运动的标准之一就是:人的体量指数(BMI)=kg(体重)/㎡(身高的平方)=22,24就是超重,29就是严重的肥胖。现在肥胖已不仅仅是体型美不美观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慢性疾病,并指出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大于吸烟、喝酒。肥胖还可以引发多种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癌症等等,儿童的肥胖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
引起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吃得多,运动少,吃得多将在下篇再聊,运动少是每个人自己完全可以解决的,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让你的细胞都动起来!”其实人体的细胞里有一种物质叫线粒体,相当于燃烧脂肪的小锅炉,线粒体从血液中获取营养物质后加以燃烧并转化为能量。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小锅炉的数量就会增加,将脂肪燃烧转化成能量;运动少的人其能量需要的也少,小锅炉就会关闭一些,而进入人体没有燃烧的脂肪含量就会储存起来,过多的脂肪又会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许多慢性疾病。现在这些疾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有低龄化的趋势。日前,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一项调查:在14.9万接受体检调查的青壮年人群中,血脂异常者高达46.83%,在被调查者中半数人从不锻炼。专家提醒,血脂异常是“隐形杀手”,会增加冠心病、中风的危险。
平时坚持运动可以保持健康预防许多慢性疾病,岂不又是不花钱的养生好方法吗?而一旦有了这些疾病,通过运动又可以改善和缓解,就更是不用花钱、不用吃药的好疗法。我曾经患过“病毒性心肌炎”,当我躺在病床上动一动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太羡慕那些能运动、能活动的人。著名作家柯云路曾经谈到:“自由是感觉不到的,我们通常感觉到的是不自由。转换到这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健康是感觉不到的,他们通常感觉到的是不健康。”人呀,往往在身体好的时候不在乎,患病后才会大彻大悟。
美国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CEO尤金·奥凯利,在他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时,53岁患了脑癌。到了生死的临界点他才幡然醒悟,写下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思,其中最有价值的感悟居然是我们很熟悉的:“活在当下,追逐日光!”年10月5日,苹果之父乔布斯因胰腺癌辞世,年仅56岁。这些用生命作代价的事例犹如一枚枚重磅炸弹,引起人们对生命与健康的重新思考。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在他的新书《大家都有病》的最后一篇写到,“谁能让世界的旋转慢下来,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即自己决定不再被很多事情追着跑,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目标。”学会拒绝外界的种种诱惑,坚持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能够活在当下是一种福气,能够追逐日光、享受运动的快乐更是一种福气;珍惜才会拥有,健康属于懂得正确的选择和坚持的朋友们。
《健康可以很简单》作者:林乐星医生
系统创富,打造百年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jiasport.net/gxbcr/11262.html